教學成果
1、劉同學,2015屆初中二年級,性格比較孤僻,不愿與人交往,對任課教師也相當排斥,物理成績不理想(32分),父母由于工作,無暇顧及孩子學習問題,送入韋德學習。開始時,孩子上課從不愿交談,學習主動性不強,后來通過老師的交流與開導,孩子逐漸敞開心扉,在學校開始與同學交流,不會的問題也向老師請教,成績穩步提升,并在期末考試達到了65分。
2、杜同學,2016級28中高三學生,學習成績較好,也比較聰明,擅長物理難題,但是不注重基礎,在選擇及實驗題等細節上易丟分,缺乏解題技巧,愛鉆牛角尖,理綜時間分配不合理,部分會做的題沒時間寫,導致在高三一模二??荚囍形锢碇挥?span lang="EN-US">40多分左右。經過兩個多月的輔導,使他在腦海中形成了清晰的處理問題的思路,解題得心應手,從而縮短了時間 為理綜爭取了更多的解題機會,使得分率大大提高,最后理綜取得了242分的好成績(學生自己估分,物理成績87分),最后被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錄取。
教學特點
對考試命題趨勢有充分研究, 授課風趣靈活,具有很強的親和力,善于挖掘學生特點,因材施教。
教學經驗
作為物理一對一的老師,我們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的老師,我們更應該是每個學生的良師益友,我們都知道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至理名言,可是我們的學生有些尚未能夠理解“勤”之力量。一些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效率不是很高,雖說來學大,但是如果學校的寶貴學習時間沒有好好利用,成績的提高也是微乎其微或比較緩慢。課堂非常富有激情和感染力,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,而且非常具有親和力和幽默感,上課生動活潑,能夠啟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,在培養學生產生物理興趣,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,教育學生建立物理思維方式,引導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等方方面面,老師都要做好"既師亦友"的多重工作,既當領路人又為交流者,真正把同學領進物理之門。在考試復習時,老師又要幫助同學總結知識,歸納題型,并即時發現學生在知識點,思維方式,解題方法,甚至時性格習慣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,針對性的進行糾正和訓練。分析學生在知識建構中存在的問題,以及在學生在分析問題,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障礙,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問題,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。